很多家长在遇到亲子沟通不畅的问题时,第一反应往往是要提升孩子的沟通能力。
可是,亲子间的千百种冲突都是表象, 根源在于父母没有给到孩子足够的心理营养。绝大多数的孩子缺少的并不是沟通能力,而是心理营养。
一旦给足了孩子以下五种心理营养,沟通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第一种心理营养(底层代码):无条件接纳孩子
在心理营养的知识体系中,“无条件接纳孩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
但是,这里所说的“无条件”,跟常规概念中的“有条件”并不互斥。所谓“无条件”有以下几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孩子缺乏相应能力的时候,父母要学会接纳。
比如,孩子会突然哭,会任性,会有各种不好的情绪和表现。这是因为小朋友缺乏管理情绪的能力,所以这个时候,父母需要接纳他,接纳他的这些情绪。
第二层含义是,孩子达不到期待的时候,父母要学会接纳。
比如,父母希望孩子考100分,可孩子只考了60分,很显然没有达到父母的期待。然而,孩子或许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60分已经是他应试能力的极限。
从这个角度说,成绩没能达到父母的期待并不是孩子的错。这个时候,父母需要无条件接纳他,接纳他应试能力上的不足。
第三层含义是,孩子失败、做错事的时候,父母要学会接纳。
比如,孩子做实验没成功,或是打碎了一个很贵重的花瓶,又或者把妈妈的化妆品涂得满墙都是,这时孩子做得确实不够好,甚至可能让父母抓狂,但父母依然要接纳孩子。
因为孩子不是不想做好,只是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好。
真正的无条件接纳,应该是孩子做错事时,父母告诉他:“虽然你做错了,但我接纳你。”而不是说孩子做错就做错了,也不进行后续的管教。
我们常说:“对事不对人。”父母若能在管教中做到就事论事,不苛求孩子,自然也不会打击到孩子。
激励作用源自何处?源自父母对孩子价值感的认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都生活在价值感的评判里。
即便孩子不懂什么是价值感,可是他的内心会因周遭的环境或自己的成就感到满足,受到心理营养的滋养。
父母必须理解一点:若孩子的自尊心常常被打击,价值感经常被贬低,难免会质疑自己,甚至变得自卑;
反之,若父母认可并愿意接纳孩子,孩子的自尊心和价值感就会受到滋养,从而逐渐形成更完整的人格和更高尚的价值观。
这就是孩子的心理学发展过程:
先渴望获得父母的认可,再到获得老师的认可,然后到获得同龄人的认可,最后实现自我认可。
孩子最基本、最重要的心理营养是由父母给予的,只有父母给予了足够的底层营养,孩子才能拥有强大的内在力量,不会轻易地接受别人的否定。
第二种心理营养(你最重要):给孩子爱的滋养
我知道,大多数父母都有一个困惑:“爱”是很抽象的一个字眼,很难实实在在地体现出来,那该怎么做才能表达出自己的爱呢?
对一个人足够重视,就能表达出对这个人的爱。
一位心理学专家曾说:“你在,所以我存在。如果没有你,我也不复存在。一切都是关系,关系就是一切。”
从这个角度上说,如果父母能看到孩子,关注孩子,就会让孩子看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所以,父母花时间去关注孩子,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毕竟时间就是生命,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父母愿意把时间花在陪伴孩子上,就是在用最大的成本去爱孩子。
可惜的是,很多父母并没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觉得对孩子最好的爱,是为孩子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条件,比如,给孩子买玩具、买衣服,给孩子找保姆,送孩子上名校,等等。
可是对孩子,尤其是对年龄小的孩子来说,他们最需要的不是这些物质上的满足,而是父母的关心和重视。他们需要知道,在父母的心中,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种心理营养(安全感):给孩子敢于分离的力量
如果孩子有了足够的安全感,就敢于和妈妈分离;但如果安全感不足,他就难以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可以说,安全感是一个人成为独立的人最重要的基石。
如果一个人在小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安全感,那他在长大成人之后,会变得谨小慎微,不敢放手去做事情。
他会害怕找不到好工作,害怕失业,害怕找不到对象,害怕离婚,害怕别人忽视自己,害怕别人对自己说三道四,等等。
在恐惧的支配下,他宁可什么都不做,也不愿迈出尝试的那一步。
从这个层面上可以看出,安全感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的根本。
具体到沟通方式上,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通常表现得不敢讲话,即便在与人沟通的时候,也不敢看对方的眼睛,总是低着头或者看别的地方。
无论是和陌生人,还是和父母沟通,孩子都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因为他们害怕别人不接纳自己的观点,即便想表达,也不敢说出来。
父母应该做些什么让孩子有安全感?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父母的关系要融洽,这样才能让孩子感觉安全。
其次,父母,尤其是母亲的情绪要尽可能地保持稳定。
如果母亲的情绪不稳定,孩子就会感到不知所措,看到母亲情绪不好,他们就不敢说话;
如果母亲的情绪稳定,孩子就能知道底线是什么,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绝对不能做。
即便是母亲发脾气,孩子也清楚界限在哪里。这样的话,孩子才敢在一个框架之内去表达自己。
再次,父母要允许孩子做自己。
父母的认可和支持,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安全感,让孩子相信“我能,我行,我可以”。
最后,在具体的沟通中,父母要告诉孩子明确的边界,让孩子有准确的衡量标准。
然而,很多父母的问题在于,在跟孩子沟通时,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里。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约束,只是说“你不要干这个”“不要做那个”。
如果没有明确且有据可循的禁止,其实跟没说一样,因为孩子根本不知道这些条条框框的意义是什么,反而只会觉得你唠叨。
所以,通过沟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就是要给孩子树立边界意识,让孩子明确规则。
孩子知道了界限在哪里,才会觉得安心,父母与孩子产生信任感,安全感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第四种心理营养(自我认同):让孩子知道“我是谁”
孩子在3岁之后,一旦安全感得到满足,就能顺利地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他最想知道的就是自己是谁,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开始试着定义自己,给自己贴上各种标签。
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建立自我认同,开始去寻找“我是谁”的答案。
父母应该知道,孩子的自我认同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来自父母的反馈。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自我认同。
此外,老师的认可对孩子形成自我认同也至关重要。
如果孩子遇到的是一个不喜欢他的老师,孩子有一点儿没做好,就被老师贴上“懒”“笨”之类的标签,甚至随意地贬低孩子,那么孩子自然会产生负面的自我认同,自尊心也必然受挫。
此时假如父母没能告诉孩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孩子的自我认同就会产生动摇,内心也因此变得不够稳定;
反之,如果父母给予了孩子正面的评价,孩子的内心有力量,足够稳定,他就不会轻易受到老师的影响。
即便老师批评他,让他情绪低落,或自责没表现好,但是只要父母安慰他,鼓励他,告诉他一次没做好没关系,并不代表他就是那样一个人,那么孩子的自我认同就会重回正轨。
第五种心理营养(榜样力量):成为孩子的重要他人
孩子会从三个方面去学习自己的父母。
第一,父母是如何管理情绪的。
第二,父母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
孩子在6岁之后,就开始接触更多的陌生人了。此时他们还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就会模仿父母待人接物的方式。
第三,父母是如何处理各种问题的。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解决不了的时候,就会从自己的大脑里搜寻父母的录像,去学习处理问题的办法。
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得到足够的心理营养,有助于和孩子更顺畅地沟通呢?
第一,父母要成为孩子的重要他人。
这个重要他人,可以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哥哥、姐姐等等,甚至可以是影视明星或者动漫人物。
如果孩子把某个人当作重要他人,他就会对那个人进行模仿。
所以说,父母想要跟孩子顺畅地沟通,首先要做的就是成为孩子的重要他人,并且得到孩子的认可。
第二,父母要花时间去陪伴孩子。
父母都不在孩子身边,再怎么教育,孩子都是“听”过且过了;只有陪在孩子身边,和他们一起成长,父母才能做到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
第三,父母要做到言行一致。
父母做不到言行一致,即便嘴上再怎么说,孩子心里也不会接受。
这样的沟通,非但没有积极作用,反而会让孩子形成认知偏差,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甚至是心理、身体方面的伤害。
第四,父母要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模仿、学习的首要对象,想与孩子顺畅沟通,父母首先要做好自己,做孩子最好的榜样。
当孩子从父母身上汲取了足够的心理营养,把父母视作应尊重的人时,自然就会敞开心扉,与父母无话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