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整体课程是为实现育人目标、整合包含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内的课程之总体。学校整体课程规划是随着学校课程自主权的获得,为推进有逻辑的学校课程变革而研制的、指导学校课程实践的文本,是课程权力分享与课程决策统一的过程,是课程决策、课程设计以及课程编制过程的有机统一。基于这个有机统一过程,结合我们的实践研究,我们认为研制学校整体课程规划有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十分关键。
1.清晰学校课程情境
学校整体课程规划的第一步就是学校课程情境分析。这是课程模式凸显个性的客观基础,是学校课程适切性的重要前提。脱离学校实际情境的课程模式建构是没有意义的,无益于学生发展。学校课程情境包括外在环境和内在情境,外在环境包括时代发展背景、地域文化背景、社区环境,内在情境包括学校办学传统、办学条件、学生生源与学情、教师素质与结构等。学校环境分析体现在:时代背景下对教育发展的有哪些新要求,学校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有哪些优势,哪些可以开发成为学校的校本特色课程,社区有哪些优势课程资源,学校的办学传统如何进行扬弃,学校内部拥有哪些优势与不足,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师素质结构的优势与不足等。在学校环境分析的基础上,还要对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查,了解现有课程的实施情况,发现学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根育人目标的线索等。因此,学校课程情境分析是学校整体课程规划的基本前提。
2.高瞻学校课程哲学
学校课程哲学是指一所学校课程变革信奉的理念和课程建设的价值追求。有学者认为,学校教育哲学在内容上包括学校使命、学校愿景和育人目标,其中育人目标是核心,表现为对学校发展的核心价值观、理想以及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的一种本质性理解与规定。学校教育哲学对学校各项工作有着渗透性的指导作用。由学校教育哲学通过逻辑演绎而建构的学校课程哲学、特别是学校课程理念,对课程建设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整个课程模式的灵魂,引领着课程模式的构建,贯穿于学校课程变革之始终。学校课程哲学的独特性和坚定性有利于凸显学校课程模式的个性,有利于凸显学校课程变革的价值追求。当然,学校课程哲学不是学科意义上的哲学,而是观念层次上的哲学;不是整个教育层面的,而是具体学校层面的,是学校自主建构的、指引学校课程变革的核心精神。研制学校整体课程规划,要注意基于学校课程情境,包括研究学校的历史和现状,把握学校教育哲学和办学理念,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逻辑演绎与深度推理,以使学校教育哲学、办学理念与课程理念逻辑上内在相联。
3.把握学校课程功能
课程功能是指课程与环境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环境的比较稳定而独特的作用与影响,既包括输入环节课程对环境的反作用,也包括输出环节课程对环境的直接作用。不同类型的课程承载着不同的功能,如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等;同时从功能的指向对象来看,又可分为对学习者个人或人群的功能和对社会的功能。学校课程模式是根据特定的课程功能构建的,而特定功能的发挥是保持课程结构稳定性的必要条件。在个性化课程模式中,必然包含相对应的课程功能,并且是特定课程功能的耦合系统。育人目标和课程目标在很大程度上规定着课程的功能,蕴含着特定的功能期待,包括课程的方向、水平、广度、深度、效果等,二者直接凸显了课程功能的多样性。在课程模式建构中,不同类型的课程总是指向特定的功能,具体科目也承担着特定的育人功能。研制学校整体课程规划,要注意在厘定学校育人目标的基础上,对育人目标进行合理的年级分解,形成有机对接的课程目标体系,以便于目标导向的课程体系建构。
4.设计学校课程框架
郭晓明教授曾经提出“三层次——两类型”课程结构观。“三层次”是指宏观、中观、微观,“两类型”是指实质结构和形式结构。实质结构是对课程的质的规定性,反映着课程的内在价值取向,是对课程的深层理解,决定着课程的形式结构,包括实质性构成要素及其关系。如有学者提出的现代学校课程的实质结构,包括自我发展课程、人格课程、情感课程、知识课程和实践课程,形成一个立体结构,以自我发展课程为灵魂,以人格课程、情感课程、知识课程和实践课程为载体,反映“重视学生发展的全面性、重视经验在课程中的作用”的价值取向。课程的实质结构凸显的是对独特的课程哲学和特定课程功能的具体规定性,是课程哲学和功能在课程结构层面的具体反映。形式结构主要包括课程类别和不同类别之间的关系,即“类的结构”和“关系结构。我们的研究和实践表明,研制学校整体课程规划,既要关注学校课程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又要关注学校的实质结构和形式结构,基于特定的逻辑对学校课程进行合理分类,做到不交叉、不重复。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按照年级和学期进行课程布局性设计(即课程设置),以形成整体性的学校课程框架。总之,研制学校整体课程规划,要基于对学校课程实质结构的深刻理解,把握学校课程的横向分类与纵向布局。
5.明确学校课程实施
随着学校课程变革的推进,学校开始着眼于自身的优质资源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建设,学校课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发展成为了优质学校;原因就在于很多学校止于单一的校本课程开发,忽略课程实施的整体运营,学校很可能只是为了适应改革而开发了课程,实际上这些课程只是学校整体课程的添加或附属,学校整体课程结构没有变化、课程观念也没有变化、课程实施形态依然没有变化。形式上的变化并不能引起学校的深层变革,这其实是弱化了学校课程本身的内在价值。我们认为,学校课程实施的设计最重要的是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从丰富学生学习经历的角度,充分考察学校课程实施的多维途径,如课堂教学、社团活动、研学旅行、校园节日、创客空间、艺术表演、故事沙龙、项目学习、仪式教育、隐性环境等。多维课程实施途径的本质就是在落实全面育人、全策育人,就是落实学习方式变革,就是育人方式变革的重要方面。当然,学校课程功能是整合的、课程结构是一体的,在课程实施上也需要考虑课程统整,以使各种类型课程的功能发挥最大化。
6.探索学校课程管理
课程模式的建构除了课程的主体内容之外,还要有相应的支持条件,特别是课程管理,以保障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顺利进行,保证课程模式的完整性。课程管理是指以课程为对象所施加的决策、规划、开发、组织、协调、实施等管理活动和管理行为的总称。一所学校的课程管理主要包括课程管理理念、课程开发管理、课程实施管理等。就管理方式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价值引领,也就是学校课程所有要素都应该按照学校课程哲学的意涵来推动,学校课程哲学应该渗透到学校课程运行的全过程之中,价值引领是学校课程管理的重要方面。二是组织建设,学校课程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立包括人员配备、机构建立及责任分配,即学校领导班子的领导与监督、全体教师的素质与结构、学生的全程参与、专家介入、家长和社区的支持,课程领导小组的建立。三是资源利用,课程资源方面是指学校的硬件设备,包括基本设备,如图书馆、实验室、活动室等,与校本课程直接相关的条件准备,如特色教室、校本教材等;也指学校拥有的在地文化资源,要求学校在已有条件基础上,尽可能开发新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四是制度建构,包括课程计划的制定、教师角色与责任分配、课程审议等的规约,课程制度是影响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除了这几种管理方式,还有时间管理、主体参与、课题研究、课程研修以及特色聚焦等方式,都可以有效地推进学校课程发展,这也是学校整体课程规划需要好好思考的议题。
7.变革学校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课程立意、计划、准备与投入、实施、效果等方面作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活动与行为的总和。课程评价指向课程模式产生的全过程,而不是某个方面,在课程模式建立的各个环节都要有相应的监督与评价,在保证每一个环节达到标准的同时,才能使课程模式的整体达到预期的标准。课程立意的评价即对课程建设指导思想的评价,指标在于是否与社会的教育价值观相一致、是否与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是否与受教育者对教育的客观需要相一致等;课程计划的评价包括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形式和课时安排等方面的评价;课程准备与投入的评价主要包括资源(硬件与软件)、人员(学生与教师)、环境(校园环境与文化)等的准备情况;课程实施的评价主要关注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课程效果的评价则主要是以课程设计目标为标准,考察学生发展情况、学生的满意度及其他相关主体的满意度。学校课程建设需要依据本校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制定适合本校实际的评价标准或指标。同时,每一个环节的课程评价重点关注的不是评价的结果,而是与评价标准之间的差距以及如何在新循环的课程建设中加以改进。有学者认为:学校课程评价是以学校课程为对象开展的评价活动。对学校课程进行科学评价,可以系统地描述学校课程的存在样态与实际效果,并以此作为学校课程不断改进的抓手。学校课程评价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学校课程内容的文本分析、学校课程实施的过程关照、学校课程建设的特色呈现以及学校课程建设的主体表达。这些观点对我们都是有启发的,学校整体课程规划要特别关注课程评价方式的多维运用,合理把握课程评价在课程发展全要素和全过程中的作用,尤其是要运用多种评价创意在实践层面关注对学生、对教师以及对课程本身的评价。